唯见江中舴艋舟,亦可载许多愁
昨天讲到了诗篇25篇,牧师给这篇文章起了一个标题叫做,愁苦落魄时的寻求。对照自己最近的状况,实在是看到了,所有问题的根源,就是既没有在神自己的话语里面寻求引领,又没有看到神总是好的。
第一点感受,就是神总是对的
神总是对的,让我想到安徒生童话中的一篇故事《老头子总是对的》这个故事发表于1861年在哥本哈根出版的《新的童话和故事集》第二卷第一部。主人公是个典型的农民。他把价值高的一头牛换了一头价值低的羊,但是他很满意,因为“它可以在我们沟旁找到许多草吃。冬天它可以跟我们一起待在屋子里。”接着他又把羊换了一只鹅,直到他最后换成一袋子烂苹果。不管他怎么吃亏,他总觉得他换的东西对他家有用,可以给他的生活带来愉快。一般人都认为他是个蠢材,回到家去一定会受到妻子的痛骂。所以两个有钱的英国人愿意和他打赌。他们不懂得农民的纯朴和他们纯朴的爱情。那个老农妇的想法完全和丈夫一样,认为“老头子做的事总不会错”。因此老头子不但没有挨打挨骂,“而是得到了吻”,那两个只考虑眼前利益的英国人所下的赌注也就输了。
安徒生是一个敬虔的基督徒,若是从世俗的眼光来看,不过是讴歌一下农民的善良与淳朴,但是以福音的角度去看,却又是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。这个故事不仅仅使我是看到了基督徒婚姻对方的相信,更是让我看到了神就是这个故事里面的“老头子”。他从我手中拿走一匹骏马,赐给我们一只母牛,因为比起我们更快的出行,眼下我们更需要的是牛奶。虽然马的价值更高,但是母牛确实更加符合我们家庭眼下实际的需要。“【诗25:6】耶和华啊,求你记念你的怜悯和慈爱,因为这是亘古以来所常有的。”
我想到我自己总是从事物的价值和自我感觉的需要,去看待我眼下的问题,却没有看到,比起我自己的需要,我更是看到神是好的,他总是对的。
第二点感受,就是愁苦中寻求神是唯一的答案。
中国的诗歌,一直不乏对于愁的理解,在郁郁不得志的时候,似乎诗人们总是可以迸发出不一样的灵感。面对愁苦,有的人选择借酒消愁,如苏轼的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、曹操的“何以解忧,唯有杜康”。也人有认为具象化的愁苦,使得人类在他面前毫无办法,如.只恐双溪舴艋舟,载不动许多愁。(李清照《武陵春》);一怀愁绪,几年离索。(陆游《钗头凤》);问君能有几多愁?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。(李煜《虞美人》)。贺铸 的《青玉案·凌波不过横塘路》中,更是将愁苦描述到极致,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。梅子黄时雨。话中无愁,却处处有愁。
圣经中诗人说到【诗25:2】我的 神啊,我素来倚靠你。求你不要叫我羞愧,不要叫我的仇敌向我夸胜。交托给神,正是我们在所有困境中的出路,我们不会选择逃避,也不该借酒消愁。却是可以选择交给神,在基督的死里复活里面找到安慰。正如牧师所讲的,愁苦落魄并不可怕,关键在于我们仍旧有一颗仰望上帝的心。
愁苦好像落在重病之中,我们需要呼叫生命的救护车,而救护车上一定有一副蛇杖的图案。
我查到应该是三种解释,第一个由来,是由古希腊神话中的蛇与权杖,是为了纪念阿斯克勒庇奥斯这位伟大的神医。第二个由来,是依据圣经中的摩西的铜蛇。第三个由来,是圣杯所罗门封印之形状,出自圣经以赛亚书第6章第1至3节及民数记第21章第4至9节。
我想到的时候就觉得很安慰,世人看到时候可能觉得只是来自古希腊神话中的医神。但是我们作为神的儿女每次看到急救标志的时候,我们就该想到,我们的主也是这样被举起,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。这片土地承受了太多的苦难和忧愁,也充满各式各样的落魄愁苦之人,古有诗人哀叹“兴百姓苦,亡百姓苦”,现有网友叹息“我们百亿次的转发却救不了一个被锁住的女人”。可是,当我们仰望基督的时候,他已经为我们的罪而死,所有愁苦的根源,都可以在他里面得到解决,他总是好的。
(本文作者为温州恩约浸信会成员 杨弟兄)